生长繁殖
棉铃虫在华南地区每年发生6代,以蛹在寄主根际附近土中越冬。翌年春季陆续羽化并产卵。第1代多在番茄、豌豆等作物上为害。第2代以后在田间有世代重叠现象。成虫白天栖息在叶背或荫蔽处,黄昏开始活动,吸取植物花蜜作补充营养,飞翔力强,有趋光性,产卵时有强烈的趋嫩性。卵散产在寄主嫩叶、果柄等处,每雌一般产卵900多粒,最多可达5000余粒。初孵幼虫当天栖息在叶背不食不动,第2天转移到生长点,但为害还不明显,第3天变为2龄,开始蛀食花朵、嫩枝、嫩蕾、果实,可转株为害,每幼虫可钻蛀3~5个果实。4龄以后是暴食阶段。老熟幼虫入土5~15厘米深处作土室化蛹。
分布范围
分布于南纬50度与北纬50度之间。中国各棉区均有分布,在华北、新疆、云南等棉区为害较重。
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
耕作栽培制度对棉铃虫种群动态的影响
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作物布局的变化,使棉铃虫得以在不同作物间辗转取食危害,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扩展。此外,由于营养水平的差异使棉铃虫发育进度不一致,田间种群世代参差不齐、交叉重叠,危害历期延长。
栽培管理水平提高及栽培制度、耕作制度改变的影响
地膜植棉的种植方式,使棉田棉花的生育期普遍提前,为一代棉铃虫发生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。玉米、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,引诱棉铃虫大量危害,在玉米和番茄上繁殖后再回迁到棉田,使二代棉铃虫在棉田的防治压力剧增。随着膜下滴灌以及高密度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,使垦区秋耕冬灌面积减少,茬灌和干播湿出面积加大,导致棉铃虫羽化率高,越冬基数逐年增多,极易爆发成灾。
气候因素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
秋季和春季气温的变化直接影响棉铃虫的越冬基数和存活率。9~10月温度偏高,气温下降慢,次年春季气温稳定回升,棉铃虫的越冬基数大、成活率高,易造成棉铃虫的大发生。冬季气候变暖,有利于棉铃虫的越冬。
棉铃虫种群的自然控制
在我区寄生性天敌主要有赤眼蜂、姬蜂、寄生蝇等;捕食性天敌主要有蜘蛛、草蛉、瓢虫、螳螂、鸟类等。棉田施药过多或选用农药不当,杀伤了大量天敌,失去了天敌对棉铃虫种群的自然控制,是棉铃虫成灾发生的主要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