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病因素
果园白腐病发生与雨水有密切的关系。雨季来得早,病害发生也早,雨季来迟,病害发生也迟。果园内发生此病后,往往每逢雨后,就会出现一度发病高峰。一般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的流行。
由于白腐病菌是从伤口侵入的,所以一切造成伤口的条件都有利于发病。如风害、虫害及摘心、疏果等农事操作,均可造成伤口,有利病菌侵入。特别是风害的影响更大,每次暴风雨后常会引起白腐病的严重 生。
病害的发生与寄主生育期关系密切。果实进入着色期与成熟期,其感病程度亦逐逝增加。
果穗的部位与发病也有很大的关系。据调查,有80%的病穗发生在距地面40厘米以下的果穗上,其中20厘米以下的又占60%以上。这由于接近地面的果穗,易受越冬后病菌的侵染,同时下部通风透光差,湿度大、容易诱发病害。
病害循环 病菌以分生孢于器及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。果园表土中和树上的果穗、叶片和枝蔓的病残体,都可成为病害的初次侵染源。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茵,一般以在地表面和表土20厘米以内的土壤中为多。病果落地后一般不完全腐烂,其上病菌有些可以存活4、5年。干燥病果的基部有一个结构紧密的菌丝体,称为“壳座”,这种器官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。“壳座”越冬后,能形成新的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。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,经伤口侵入引起初次发病。以后又于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器,散发分生孢于引起再次侵染。一般从6月上、中旬开始,直至果实成熟期,在果园中病害会不断发生。秋末病菌又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过冬。
发病规律
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(或)菌丝体随病残体遗留于地面和土壤中越冬。在僵果上的分生孢子器的基部,有一些密集的菌丝体(即子座),它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。这些越冬的病菌组织于第二年春季环境条件适宜时,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。分生孢子靠雨水溅散而传播,通过伤口侵入,引起初次侵染。以后又于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,分生孢子散发后引起再侵染。
白腐病
白腐病菌在室内干燥条件下可存活7年之久。在自然情况下,土壤病组织中的病菌能存活2年以上。病菌在土壤中的分布,以表土5cm深的范围内最多,越深病菌数量越少;但30cm处仍有病菌存在。此外,病菌也能以分生孢子器在树上病果和病梢上越冬。
发病时期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有早晚。华东地区一般于6月上中旬开始发病,华北地区在6月中下旬,而东北地区则在7月份。发病盛期一般都在采收前的雨季(7~8月)。
发病时间因年份和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有早晚。初夏时降雨的早晚和降雨量的大小,决定了当年白腐病发生的早晚和轻重。发病程度以降雨次数及降雨量为转移,降雨次数越多,降雨量越大,病菌萌发侵染的机会就越多,发病率也越高。暴风雨、雹害过后常导致大流行。
病菌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~30℃,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3~40℃。在温度24~27℃的环境下,分生孢子萌发并迅速侵染。温度在28~34℃,相对湿度在92%以上时病斑扩展最快。病害的潜育期在适温范围内一般为5~6天。无论开始发病或出现发病高峰期,都与前5~7天有1次大、中雨,或阴雨连绵,特别是易引起果穗受伤的暴风雨密切相关。因此,高温、高湿是白腐病发生和流行有主要因素。
清园不彻底,越冬菌累积量大,或管理不善,通风透